家庭跑步经济:“需要整个家庭来支持你一个人的跑步梦想,还不如带动全家人都去跑!”一位资深跑者在媒体采访中说到。目前,跑者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很多已经都有自己的家庭。北京马拉松今年就增设了“家庭跑”环节,让更多马拉松跑者拉动家人一起参与这项运动。由此引发的经济需求是不容忽视。汽车品牌、连锁酒店、连锁餐饮,甚至是绿色农业品牌都可以考虑这一营销机会。 越野跑、户外跑旅游经济:去旅游的时候顺便跑个步已经不再新奇。现在的众多越野跑活动推出旅游套装,让参与者不仅来跑步,还能参观景区和享受星级酒店等配套服务。布局体育的万达集团刚刚战略性投资同程旅游,这一举措明显是为了打通体育与旅游这两个平台,着力发展体育旅游等休闲产业。未来,大众参与性质的越野跑和户外跑步将是目前城市马拉松的升级和分流,用脚“跑“过的风景应该更美。 跑步+慈善:让跑步更加有意义。微信开通跑步平台后,旗下“益行家”慈善平台就积极与微信跑步联合,开通“捐步”活动,网民捐赠行动,慈善基金捐赠物资和钱,让公益更容易。其实,世界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也是以慈善而闻名。他们专门开辟名额给慈善捐助者,让跑步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全民参与的互助。当慈善在中国被插上某些黑标签之后,跑步也许是改善的开始。对于品牌来说,巧妙运用这个契机,将产生不一般的市场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