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夏季运动,冰雪运动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据原国家体委滑雪处处长单兆鉴介绍,滑雪作为一项大众项目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在1996年。那一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亚布力举行;但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冬季项目在国内才逐渐形成产业链条。 在产业链形成之前,黄万龙便开始涉足滑雪行业。2003年,他创立了万龙滑雪场,至今已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十二年。这十二年恰恰与中国冰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相吻合。“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熬了十几年,怎么说也该轮到我们(发展)了。” 万龙滑雪场的发展契机源自于自身令人垂涎的地理位置。位于崇礼县红花梁的万龙滑雪场是最早感受到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红利的雪场之一。“上个雪季,万龙滑雪场的滑雪人数明显增多,增长近90%,达到11万人次,是成立至今增长最快的一年。”黄万龙坦言北京张家口正式提出申奥请求是滑雪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国家层面宣传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雪季,黄万龙信心十足。“新的雪季是京张联合申奥成功后的首个雪季。我觉得在去年的基础上,来滑雪的人数起码还要有50%的增长,也许还有翻番的可能。”他说,“在目前体育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又有多少行业能保持如此速度的增长呢?” 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冰雪产业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介入。在黄万龙看来,这是十二年来他感受到最大的不同,但对于汹涌而来的热钱,他心态有些复杂。“最大的变化是行业参与的人数变多了。从2012年开始,个人和私企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滑雪场的建设运营之中。”他笑着说,旋即又严肃起来,“但我们同样也看到很多雪场周边在不停的盖房子,但却卖不出去。所以很难说,大量热钱涌入的结果是好是坏。” 单兆鉴表达了同样的隐忧。“机会与震动是并存的,我们需要发展和冷静。”单老说,“但很多企业在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按照行业发展的规律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