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批评者指出,首次亮相奥运会的三项攀岩分为运动攀岩、攀石、速度攀岩,类似要求跑步运动员完成100米与马拉松(更准确的比较是十项全能运动,跑步运动员完成100米与1500米)。每项的体能要求略有不同,获胜者很可能是兼顾三项的人,而非在其中一两项中尤为突出之人。 像史蒂夫·豪斯这样的攀岩家则属于其他类型。他和约翰森提出,攀岩者应该像耐力运动员一样训练。因为他们面对的挑战从数小时到数天,而且常常是在高海拔。在这种攀岩下,氧气能力无疑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米兰大学的研究显示,在攀石与征服珠穆朗玛峰之间的广阔领域中,有氧能力扮演的角色超出此前人们的看法。不过,对新手而言,现实很简单,希望在遥远的将来,前臂和握力能强大到面对氧气的挑战。 一项新研究,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点燃了争论。 攀岩真的需要有氧耐力吗?一场激烈的辩论由此拉开帷幕 2014年,史蒂夫·豪斯(Steve House)与斯科特·约翰森(Scott Johnson)出版了新书《为新攀岩训练:攀岩运动员手册》,这场激烈的辩论由此拉开帷幕,经久不衰。豪斯与约翰森质疑,攀岩者真的与跑步者与自行车手一样,需要有氧耐力吗?或者他们的耐力只需要“足够好”就行?正如棒球投手离不开强健的体魄,但是用不着向马拉松运动员的水平看齐。 随着攀岩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科学家们投来更加关注的目光。米兰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应用生理学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对攀岩者耐力的重要性提出不同的看法。 调查与研究 已有研究团队针对攀岩的氧气需求展开调查。 1995年,被引用最多的攀岩研究之一表明,在法国难度系统中(约5.12b)难度为7b的攀岩路线,攀岩者使用的氧气量不及跑步时最大摄氧量的一半。结论是攀岩者不太可能受到有氧能力的限制。从某些方面来说,该结论依然是普遍观点。 其他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然而,它们均面临同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论问题。要知道,与大多数耐力项目不同,攀岩并非平稳、连续的运动,而是包括了持续的张力、有大有小的动态动作、有氧与无氧的能量。要准确估算所需能量,必须在相对长的时间段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试 米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3名意大利攀岩者进行了两项最大摄氧量测试。 一项是动感单车。每次4分钟,中途休息5分钟,强度递增,直至感觉疲劳。另一项是攀岩机,选择6c(5.11b)路线,同样每次4分钟,中途休息5分钟,速度逐渐提高,直至感觉疲劳。 测试使用的是圆筒式攀岩墙,最大高度经过设置,保证攀岩者总是处于至少120度的负斜率。攀岩者戴上面具,测量氧气消耗量。 心率与摄氧量 心率与摄氧量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能否使用心率监视器,合理估算出攀岩者的摄氧量?跑步运动员与自行车手可以,攀岩的特点却决定了心率的可信度不高。一方面,担心摔落的焦虑可以提高脉搏;其次,当攀岩者抓住支点,悬吊在峭壁上,静止不动时,心脏必须抵抗重力泵血,从而延长了等长收缩。 正如预料,在某一摄氧水平下,攀岩的心率高于骑车的心率,尤其是中低强度,虽然相差仅为10至20次/分钟。反过来说,120次/分钟心率的攀岩不及相同心率的有氧运动(例如骑车)。 还有一些差别取决于攀岩者的能力。在受试者中,7人为“高级”(最高红点至少7a/5.11d),6人为“精英级”(至少8a/5.13b)。在任何指定的速度下,精英级比高级攀岩者的效率更高,所需氧气更少,心率更低。该测试与跑步经济性类似。观看优秀的攀岩者步步高升,很容易明白专业技能如何产生更好的经济。 最大摄氧量 研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最大摄氧量问题。 在骑车测试中,平均峰值约为54英里/公斤/分钟;在跑步机测试中,约为52英里/公斤/分钟。20世纪90年代法国的研究表明,攀岩使用的氧气量几乎不到最大有氧能力的一半。不同的是,此次受试者在攀岩时基本上达到了最大摄氧量。作者写道:“目前的普遍看法是,最大有氧能力并非攀岩的关键要求,此项测试的结果却提出了异议。” 达到最大值时,精英级攀岩者在攀岩墙上的速度为11.8米/分钟(高级攀岩者平均为9.2米/分钟)。虽然这可能是一项严峻的有氧挑战,可是事实上,踩上真正的岩石时,为了维持这种速度,攀岩者的摄氧量又是多少?攀岩可以向氧气发起挑战,不代表现实就一定如此。 攀岩知多少 人们在谈论“攀岩的有氧需求”时,把攀岩笼统归为一类,这也是一大误导。 一些批评者指出,首次亮相奥运会的三项攀岩分为运动攀岩、攀石、速度攀岩,类似要求跑步运动员完成100米与马拉松(更准确的比较是十项全能运动,跑步运动员完成100米与1500米)。每项的体能要求略有不同,获胜者很可能是兼顾三项的人,而非在其中一两项中尤为突出之人。 |